這首歌曲,是由中島美雪(なかじま みゆき)作詞作曲,並由她本人所演唱。 

中島美雪,1952年生於日本北海道札幌市。

1975年出道以來,便以失戀療傷歌曲以及以爽朗的語調主持廣播電台節目,博得日本廣大歌迷的喜愛。

堪稱是當今日本女性歌手兼作詞作歌曲家之全方位藝人,最具代表性人物之一。

 

除了唱歌作詞作曲之外,自1989年開始,她首創以舞台劇方式為基礎構圖,開辦個人演唱會,獲得極大好評。

自此,每年年底固定舉辦命題為「夜會」的舞台聲光演唱會,將其演藝生涯更往前邁進一步。

而因著這項特殊經歷,她還有另外一項傲人的成績。

 

2002年的年終紅白歌謠大賽裡,她以演唱「地上的星星」一曲,在黑部立山和東京現場攝影棚連線,作實況的轉播。

這項空前絕後的創舉,她澟然威風的舞台魅力,優美純熟的歌唱技巧,在短短幾分鐘的表演當中,震攝了全日本。

也因此,此首歌曲連續130周,蟬聯日本歌謠排行版的第一名!此輝煌紀錄,至今仍無人能超越。

 

比較值得一提的是,中島美雪自1990年起,即受邀擔任日本文部省(亦即我們的教育部)國語審議會委員之一席。

一直到目前為止,此委員群當中,現役歌手只有中島美雪一人。

主因就因為她的歌詞寫得太好了( 她是日本語文系畢業的 ),好到足以擔任日本語文評審的工作。

她的成就不只在歌壇上,在日本語文的運用方面,亦得到專家一致的肯定。這一點,在台灣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事情。 

 

中島美雪所寫的的歌曲,多半是相當容易記起來,令人一聽便朗朗上口的簡單旋律居多。

而她的歌詞,多以日常生活情境當中,細心觀察都會男女種種不同心境為主題,

以非常巧妙的手法比喻形容,將其所抓取到的瞬間敏感情緒,淋漓盡致刻畫出來。

聽著的人,因其本身不同之生活體驗,同一首歌曲,亦能產生迥然不同的感受。





日本人每年有二大節日:一月的過年,以及八月的返鄉祭祖。

在機械化都市中生活許久的人們,每到此時,均拖著疲憊的身心,紛紛返回自己的故鄉去。

 

即便離開多時,當走在家鄉的熟悉的土地上,不經意碰到似曾相識的親友時,

總是驚喜連連地彼此笑問:「啊,你不是那個誰嗎?」

如此溫暖親切的問候,讓長久心靈空虛寂寞的漂泊遊子,心中感激莫名;長久以來離鄉背井所受的委屈,頓時消散無蹤。

而這樣的一個普通情景,往往使得在外為生活奔波的人們,夢裡迴轉百度,依然捨戀不忘。

 

這首「返鄉」,描述的便是此畫面。

除了將居住於冷漠無情都市人們之疲累無奈心情,真真實實地呈現出來之外;

並且隱約點出,因著故鄉人們毫不保留給與的真誠關懷,觸動了每個人內心裡最隱密最脆弱的角落,

繼而不可思議地尋回了那些早已失去了灰心了,卻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溫柔本性。

 

這是首帶著小小歡喜,小小悲傷,笑中帶淚,淚裡還笑,深入意境的好歌曲。

中島美雪的歌聲,沙啞低沉卻又強而有力。

在這首「歸鄉」之中,她以她獨特的嗓音,完全不加任何歌唱技巧,一個字一個字,將內心情感堅定且沉穩地唱出。

是首相當值得一聽的歌曲,因此推薦給你!

 

  歌詞內容:  

住在鄉下的人們,或許心裡會暗暗嘲笑著:

「在你們居住的所謂【都市】裡,

擁擠到連走路都得貼在前面的人背才有辦法移動;

人口多到連電車也擠不上去;

人們總是把每一個人當成敵人般, 碰面時一定腰幹挺直,手肘橫開,無時無刻地保護自己…」

是的,生活在如此冷漠無情的地方,人,怎麼能受得了呢?

 

可是啊還好,還好每年的一月和八月,可以返回親愛的故鄉暫且休息片刻,

回去的時間,雖然僅是短短時日而已,

但是站在街頭,看著人們客氣謙恭地相互讓路,

如此溫暖的一幕,看在眼裡牢記心底,瞬間讓我重拾對人們的信賴,

於是當再度回到暄鬧都市時,憑藉著故鄉人情的溫柔餘韻,

直至下一個返鄉之日來臨的半年當中,心中始終有股無形的力量徐徐支撐著

 

成日面對著彷彿機器般的人們,彼此之間根本毋需言語交談;

每個人每天在固定的時候做同樣的事情,日復一日,重複又重複;

人潮愈多,看起來就愈像是物品一般,完全沒有活著的意識可言;

匆匆忙忙通過十字路口時,即使看到有人跌倒了,仍視若無暏地繞過身旁,無動於衷照樣趕路去…

是的,生活在如此冷漠無情的地方,人,怎麼能受得了呢?

 

可是啊還好,還好每年的一月和八月,可以返回親愛的故鄉暫且休息片刻,

回去的時間,雖然僅是短短時日而已,

但是走在路上,頻見人們相互點頭微笑,甚至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彼此寒暄問候

如此溫暖的一幕,看在眼裡牢記心底,瞬間讓我重拾對人們的信賴,

於是當再度回到暄鬧都市時,憑藉著故鄉人情的溫柔餘韻,

直至下一個返鄉之日來臨的半年當中,心中始終有股無形的力量徐徐支撐著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taph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9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