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每日早上固定去游泳。

 

但不是起了個大清早,六,七點便去的那種所謂的晨泳。

通常是起床後,漱洗完畢,接著下樓至隔鄰的7-11買報紙,

順道繞至早餐店,回家。煮咖啡,放音樂,看報紙,

悉數完成以上事情,才開車至健身房游泳。

 

這是每天早上一定的生活模式。然看似相同情事,內容絕非一成不變。

 

買報紙,一定買兩份。中國時報,聯合報,自由時報,

甚至於經濟日報,蘋果日報,都是在選擇範圍之內。

採隨機式的。順手拿到哪兩份,便付錢取走。

 

煮咖啡,有時用過濾式,有時用水滴咖啡機,

有時費力地使用可以打奶泡之義式機器。

咖啡豆亦是。高興時摩卡,尚有睡意時曼特寧,想要多喝一杯時巴西。

 

音樂更是多重選擇。CD架上抽出哪一片,

聽得就是哪種旋律,難得重複。

 

抬頭看鐘,時間剛過九點,出發。

 

之所以選擇此時刻,是怕塞車。這裡指的不是交通,而是泳池水道。

九點前忙忙碌碌,但接近打卡時間,便像變魔術般,咻地一聲,

人全消失,只剩湛藍空盪泳池。

 

然後下水。

 

一樣是固定的自由式去,游到池際迴旋翻轉,蛙式回;

一樣是固定的換氣呼吸,抬手蹬腿。但在游泳當下,或快或慢,

或使力或放鬆,手臂抬高些,腿蹬用力些,呼吸緩一些,換氣多一些。

每趟來回所花的時間不盡相同。然游畢起身,均恰好四十五分鐘整。

 

我總是很專心地調整動作,即使早已熟悉游泳步驟。

極類似芭蕾舞者練習一首首舞曲般,一再矯正自己每一個姿勢,

漸漸成為一種在固定模式中變換細部的習慣。

 

彷若開車。

 

儘管你曉得如何開車。紅燈停,綠燈行,左右轉時打方向燈,

倒車時返頭望後瞧。但長路漫漫,百無聊賴,

你總是會不由自主地作一些舉止,即使這些動作可有可無。

調一下後照鏡,轉一下音樂,換一下坐姿,拿一下面紙。

 

這種在表面上平靜無痕的日復一日程序中,

內心某處卻暗潮洶湧的行為,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呢?

亦或是潛意識裡對無法更改,既定生活形態的一種無言抗議?

對我而言:這,就是生活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taph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