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陣子剛落幕的大學聯考,因為國文科目中,文言文和白話文之出題比重不均,引發整個台灣社會一窩蜂的熱烈討論。

這些日子以來,圍繞著這話題,所報導的報章雜誌多到數不清,看了老半天,好不容易看到一篇相當不錯的文章

我覺得此篇文章,整個的立論相當明確且中肯,因此將它介紹給各位,

希望對此話題有興趣的人,能撥空連結進去閱讀看看。

 

針對聯考之文言文出題比例過重問題,我個人的想法是:

既然是考試,那麼在教科書沒有更改的前提之下,基於平等原則,書本內之所有內容都可以是出題的範圍。

除非大學聯考中心明文規定,哪一章哪一節分別只能各出百分之幾,否則真的沒有理由好爭論孰多孰少的。

 

再者,很多人抗議,文言文在現今社會完全用不到,因此不該如此出題,甚至在高中課程裡,根本不該教授文言文。

那麼請問:數學領域裡面,比如根號,比如平方,有多少是往後生活用得到的東西?

若照這樣的理論,用不到的東西不必學,那是不是物理化學等等一堆科目都得廢除,

即便連和日常生活習習相關的數學,也只需簡單教授阿拉伯數字會唸會寫,會敲計算機就行了?

 

不要以為白話文簡單易學,不要認為所謂白話文就是我手寫我口,會吃飯呼吸就懂得寫文章。

就如同語言一般,說話人人會說,但談吐高雅可不是人人辦得到的。

當今電視綜藝節目裡,主持人粗魯低俗的話語,卻又沾沾自喜以為幽默是一例,實讓觀眾望之為其感到悲哀!

 

要能說出,或寫出優雅通順的白話文,沒有大量閱讀書籍以充實內涵,是難以達成的。

而書本涵蓋的內容包羅萬象,眼前擁有幾千年歷史的中文書櫃裡,遺留有多少先人膾炙人口的詩詞文章,

你卻為了難懂難學一個藉口,硬要將文言文剔除,難道絲毫不覺得遺憾嗎?

 

類似這樣的爭論,其實各有各的看法,見仁見智,不能說誰對誰錯。

但現在的狀況演變成:一扯上文言文,眾人就歇斯底里的泛政治化,就扯上中國,就扯上不愛台灣。

你倒是告訴我,愛台灣就不能學文言文嗎?文言文是中國專用的嗎?讓學生多學些優美的中文文化是可恥的嗎? 

 

你看看這些日子以來,為了此話題而爭論不休的「學者們」,不管是文言文派或者白話文派,

個個義憤填膺,人人面目憎懧,攻擊對手如潑婦罵街般地尖酸刻薄,寫出之文章如不共戴天似地趕盡殺絕,

如果飽讀詩書的結果,是方便為了己身之政治立場,因而無限上綱,極盡所能地以文字欲置對方於死地的話,

那倒不如,當初別識字,就乾脆當個文盲算了!

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taph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9) 人氣()